2)邪月天使篇_四面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各自的立场而产生的互动关系才让人有了一直看下去的欲望。

  小说使用了第一人称,不清楚作者是为了什么而选择了这个对于表达主角很有好处,而对于表达环境中的斗争比较难的写法的。不过从文章中看来,事实上说作者仍然在使用第三人称也未尝不可。里面的“我”代为主人公“麦麦”也没有什么区别。从这个方面看,这还真是一篇纯正的非全知全能型的第一人称小说呢。

  里面作为“我”的思考以及对于其他人的心态的琢磨,几乎都是以作者本身的心态去琢磨。这种情况,好的方面是可以让作者很清楚的表达自己所想,让读者得到一个比较简单直接的印象,而坏的方面是很容易把文章导入作者本身的“认为”中,也让读者失去了一种比较清晰的思考环境,只能跟着作者跑。再加上作者那接近冷酷的描叙手法,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感情隐藏起来的手法,的确很有煽动性,却很难让人从中寻找出一种比较值得观察的“真正的”真实。这也是我认为这本书是一种“还可以接受的真实”的原因。只要小说还维持着这种描叙状态,那么文中所说的东西,都是一直是作者所想给予读者知道的东西,让人少了很多自我观察的机会。不过从作者的自述中可以看出,这本书是为了表达一种经历,从这个方面来看,作者无疑选择了最容易的表达手法。

  关于人物,虽然那是作者所揣摩出来的人物,可是从那些人身上,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得到一些比较清晰的形象。

  作为主人公的麦麦,本身是一个因为“义气”而入狱的知识分子(中文系的哦),虽然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可是文章对他的着墨反而不多,他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引导着读者进入到那个很多人不可能进入的世界。从描叙上来看,他是一个对监狱抱着很大的好奇,又带有一定程度的恐惧的人。让人比较关注的,是他从开始的新人到出狱后的心态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章并没有做出太多出色的安排。或许人都有自我美化的倾向吧?作者在安排主人公引导小说时,很刻意的掩饰了主人公最真实的反应。那种事情过后的思考,要不是一种总结,要不是为了下文的事件做出安排,还真的没有出现一种比较震撼的心理转变。那种遇事后的忽然变化,当时的真正反应,都因为这种回忆式的写法,出现了很大的模糊,让人麦麦这个人物感觉很正面——一种把所有可能的黑暗都遮挡后的正面。看来作者的自我剖析做得并不够啊。

  而作为其他的人物存在的配角们,无疑都要鲜明多了。虽然那些人的动作后的意义,都是过后的麦麦自己揣摩出来的。但是即使有了偏差(无论那个偏差是从恶意还是善意去猜测的结果),也足以让人了解到四面墙里食物链的关系,以及各种不同地位的人从可能会产生的行为。

  因为是一种生存状态的关系,更由于我没有那种经历的缘故,看待这些人的行为,我几乎就跟麦麦一样,冷静的残忍的观察着那个环境下,人会产生多大的行为偏差。不同的是,我用的是麦麦的眼光罢了。并不需要对其他人物分析太多,那一种生存状态,也只有描叙者能给予比较完善的说明。

  四面墙的更新很快,尽管语言很粗俗,不过谁都不会对四面墙里的人的口气做太大的质疑的。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在于描叙了普通老百姓最喜欢猜测的,在法律和正义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里,正慢慢滋长的,不受光明规则影响的毒苗,那种狠心的描写,对暗处人们所猜测的真实的大胆描叙,的确让人欲罢不能。

  而更让人称道的是,作者并没有纯粹为了黑暗而黑暗,四面墙的尺度控制得很不错,那种真实,既不会是最糟的,也不会是最好的。几乎处于中间的它,散发出一种黯淡的黑色魅力。里面经常出现的苦中作乐的情节,也可算是一种佐证吧?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