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放血王_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擒龙把兵工厂的徐璜智等人的家属从敌占区接到了根据地,这让这些军工专家十分感激。

  徐璜智于是问沈擒龙需要什么,当然是武器了。

  这让沈擒龙想起他刚刚加入八路军时候,到枪械所要上校级别的手枪单打一的时候的情形。

  听说现在八路军的武器制造水平已经相当高了,不知道到了什么程度。

  假如真的是那样,是不是自己可能做点合适的武器了?

  其实,这些八路军的一切部门包括战术,都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为了摸索制造手榴弹炮弹的技术,在延安把眼睛都炸瞎了,可是重庆兵工厂的厂长陈然还在那儿印油印小报。

  晋察冀有一批清华北大来的教授和大学生,可惜已经给当汉奸逮捕了。

  幸好这时以山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又组织了一个八路军流动工作团,集中了一批科学家,一边随部队转移,一边研制武器,被称为“驮在驴背上的兵工厂”。

  全团有一千多人,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有从欧洲回国的留学生,有从南洋归来的华侨,有国内高等学府的教授和学生,有大城市工业产业的技术人员,也有根据地土生土长的能工巧匠。

  其中有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室的研究生郭栋材,英国冶金博士张华清、日本早稻田大学电机系的毕业生程明升,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钢铁系的陆达,燕京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张芳,北平大学工学院的毕业生郑汉涛、牛治华,云南大学采冶系的李树人,等等。

  他们大多出身在富有家庭,为了抗日救国抛弃舒适的生活,离开优越的环境,不远万里,远渡重洋,从国外或大后方爬山涉水,投奔到经济落后、物质贫乏、生活艰苦的太行山区,从事对敌武器的研究与制造。

  现在沈擒龙听到徐璜智让他提要求,沈擒龙马上说:“其实啊,我早就想说了,能不能帮我做一件合手的武器。”

  徐璜智有点紧张,因为,这时八路军的武器制造还是从各地收罗来的工匠用手工做枪。

  这些手工造的枪尺寸不规则,射击不准,连打几十发子弹,枪管就红了,寿命太低,可靠性差,战斗中时有故障。

  徐璜智自从沈擒龙出去接他们的家属,人虽然在工厂里,可是心早就跟着沈擒龙他们走了。

  他不断地打听沈擒龙的情况,他已经知道了,沈擒龙是一个侦察员,屡立大功,简直是一个传奇式的英雄。

  徐璜智心想,这样一个英雄,走南闯北的,肯定眼光很高,就这时八路军“兵工厂”,实际是修理所的水平,弄出来的玩意儿人家都看上吗?

  沈擒龙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了徐璜智的心思,他也开始在心里犯嘀咕。

  但是沈擒龙还是把话说了出来,他说:“我是希望能够打一把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