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造化弄人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寂静的旷野,小桥流水,凉风习习,一座树枝搭成的院子,院子里几间茅屋。

  可惜现在是冬天,若是春天,这里肯定布满诗意。

  刘凡从远处眺望此处,他知道贾诩就住在这里,这里风景也很符合贾诩的性格,贾诩虽然谋冠九州,阴毒,厚黑,但是他低调,专一,重视家人,即便是在朝堂上,也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刘凡在一里外望见这个院子以后,就下马把马拴在树上,步行向院子走去,这叫礼贤下士。

  跨过小木桥,穿过两块田地,刘凡来到门前就欲敲门,却发现门是木柴做的,根本敲不响。

  “请问,文和先生在吗?”无奈,刘凡只得对着里面的茅屋喊道。

  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从一个茅屋里走出,他手里还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孩童。

  “公子找我夫君?”妇人走过来,把柴门拉开,原来柴门是没有锁的。

  妇人是贾诩的妻子,许氏。而那个孩童则是贾诩的小儿子贾仿,纵观贾诩一生,只有一个妻子,两个儿子。这种专一,在后世都很少见,更别说在这个可以妻妾成群的时代。

  不好色,不贪财,不恋权,只望有作为,这就是贾诩,这种人很少有缺点,也让人抓不到缺点。汉阳人阎忠在贾诩年轻的时候就说过贾诩有张良、陈平之才。

  兴汉三杰中萧何深知伴君如伴虎,他知自己功高盖世,无以复加,所以选择‘自污’,来毁坏自己的名声,得以自保;张良进退有度,深谙‘不伐其功,不矜其能’的道理,淡泊名利,以明哲保身;韩信虽调兵遣将无人能比,但心怀妇人之仁,他没有张良那种算无遗策的计谋,也没有萧何那种老辣的政治手段,所以刘邦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帝王铁律用在他的身上。

  “吾乃河东人刘凡,今仰慕文和先生,特来拜访。”刘凡对着许氏一礼,点头道。

  “夫君带着大儿去游历了,今不在家。公子远道而来,请进屋歇息。”许氏对刘凡说道,目光诧异,河东靠近中原,离这里有许久路程。自己夫君的名声何时传了那么远?

  许氏曾也是大家之女,刘凡如此有礼,站在门口说话也不是主人的待客之道,若是夫君知道,定会责怪她礼数不周。

  许氏把刘凡带到正对着大门的那间茅屋。这间茅屋有张小矮桌,一张小床,书柜上还有不少竹简卷轴。看得出来这是贾诩的书房,也是平时待客的客厅。

  刘凡跪坐在桌子旁,片刻,许氏煮上一壶茶水送了上来,并亲自为刘凡倒了一杯。

  “不知文和先生几时回来?”喝了一杯热茶后,刘凡向许氏问道。

  “夫君带着大儿已经出去十天了,我也不知道他何时回来。夫君这几年来每次外出时间都有长有短,短则三、五、七天,长则半月、一月。”许氏摇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