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10章 朕又不是贪财之人_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杨士奇,方孝孺交谈完。

  朱允炆重重的伸了个懒腰,端着茶水喝了一口,心说这样下去脑子得烧,四叔啊,你快进京吧。

  朕心心念念的征北大将军啊!

  “方博士之良策,朕都知晓了。”

  “朕先去见见内阁诸臣,方博士可将方才所说事务,条陈明细,上奏与我。”

  朱允炆笑着打哈哈,方孝孺的看法只能说中规中矩,而且按照朱允炆前身记忆,方孝孺本身资质一般,否则也不会连续很多届科举没考中。

  “这个方孝孺可以用,至少人家忠心。”

  “不过他的能力似乎一般……”

  朱允炆给方孝孺打了分。

  方孝孺能活跃在大明朝堂,主要原因是他是宋濂的弟子,宋濂作为浙东四贤,在儒门能量巨大,他的老师是元顺帝丞相脱脱家庭教师之子,基本上代表着这个时代最顶尖最精英的那一波儿儒学门人。

  历朝历代,要想稳固天下,多用儒家顺民之策,大明也少不了他们……

  方孝孺则是恭敬的对着朱允炆作了个揖。

  他低垂下头,咬着脸颊咬肌,内心触动,其实他心中一直有个愿望,想要为恩师宋濂诏反。

  这不仅仅关系到他们这一派的政治地位,甚至跟整个儒门息息相关,宋濂奉命编纂元史,又是太子老师,背后站着一整个学术门派……当年宋濂的孙子牵连到了胡惟庸案,导致宋濂被流放四川,死在了四川。

  他们这一派也一蹶不振,自此在大明朝堂被边缘化。

  方孝孺前去蜀王府担任蜀王的教谕,也是为了帮忙照顾宋濂亲属。

  蜀王朱椿有蜀秀才之称,爱慕文学,不仅将宋濂灵柩迁到成都府,在寺庙中买下一块儿地供奉,还将宋濂亲属接到成都善待。

  但这终究是蜀王的行为,要想为宋濂正名,还需天子首肯,只要得到朱允炆的信任,方孝孺相信,自己能说服他。

  方孝孺心中长吁一口气,暗叹道:“陛下,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老师,孝孺定会为您昭雪!”

  方孝孺捏了捏拳头,深吸一口气拜服而去。

  等他离去,朱允炆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了筋骨,这才慢悠悠的走进了午门文渊阁。

  其实所谓的文渊阁,是一座阁殿,并不大,四通四进的有点像四合院,这种院落在南方十分常见。

  从午门出皇城十分方便,而朝堂六部的衙门都在皇城边,因此这里既能够快速和六部沟通,又能和紫禁城中的皇帝沟通。

  除了有侍卫把守外,剩余的多是翰林院的翰林在行走,他们类似于机要秘书,主要是接收六部递过来的重要奏折,处理一些紧要事务。

  编撰《明太祖实录》这种重任也在文渊阁,但编撰官员并不需要每天都在,可以在衙门里写稿,交来审阅,如杨士奇。

  能够选来编撰《明太祖实录》的翰林,基本上就是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