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五十一章 严限鸦片_带着系统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罂粟这种东西在唐朝后期的就有了。唐朝诗歌中就有记载,而且在考古中也有罂粟种子出土,主要在长安以西的丝绸之路。到九世纪,汉中,成都等地都有种植的人记载。

  宋朝时期,鸦片已经见于很多地方记载,如周紫芝写有《种罂粟》《罂粟将成》二文,当但是只是把鸦片当成一种补药,用来治病。

  但是从罂粟里面提取鸦片,这却是从明代才开始有的技术。

  鸦片的药用价值,宋朝以来历代医书多有记载,被看成治痢疾等症的良药。

  元朝时,中医对罂粟的巨大副作用已有初步的认识,建议慎用。如名医朱震亨即指出:“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勤;湿热泄沥者,用之止涩。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不过世人并未记住朱氏的劝告,元朝时,已有人开始服食鸦片了。

  元朝人所服食的鸦片,并非中国本土所制成的,而是从征服印度等地的战争中掠夺而来。作为战利品的鸦片,在当时颇受欢迎。

  到了明朝时,中国才逐渐懂得了鸦片的生产、制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了当时采收生鸦片的方法,据《明会典》记载,东南亚之暹罗、爪哇、榜葛赖等地多产鸦片,并不时作为“贡品”药材贡献给明朝皇帝,如泰国即一次入贡300斤鸦片。直至成化年间,鸦片进口还相当有限,因此市面上鸦片价格昂贵,可以与黄金相比。

  作为后世人,张楠对这个东西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于国而言,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六百万两,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出现通货膨胀,令清廷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贸易严重更败坏社会风尚,同时更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于人而言,晚清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吸食的这一现象可以说是全国性的,而且大大降低了国人的体质,甚至连军队里面也是有人吸食的,这就造成了军队整体战斗力低下,身体的虚弱,甚至是可以说让他们没有了作战能力。

  所以对于这种东西,张楠可谓是深恶痛绝,没有什么比毒品更加的可怕了,打仗也许还能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就算被打败,只要有命,那也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但是这种东西是慢慢的摧毁整个国家,就像是溃于蚁穴的千里之堤一样,起初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那造成的损失已经是不可逆的了。

  “如果皇上非要把这个东西做个类比的话,那就和五石散差不多吧,不过这个的危害可要比五石散来的清楚的多。”张楠想了想,便是帮助李二同志作了一个类比。

  虽然五石散这个东西成瘾性比较低,但是也算是非主流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