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银花火树星如雨_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厢内暖意融融,让人不由生出一股沉沉倦意,只是刚刚被外头凉风激了一下的萧知南没什么睡意,蜷缩在车厢的角落,下意识地轻轻拨动手中佛珠,望着忽明忽暗的炭火怔然出神。

  她觉得自己不应属于这座沉闷的城,她更向往外面的世界,自由自在,她回想起自己走过西北、踏足东北、远赴南疆、又去江南,看过青河奔腾,看过大江涛涛,曾乘舟观海上日落,也曾夜登山巅看黎明日出,见识过万亩竹林,眺望过十万大山,走过小桥流水,在草原上纵马,仰头可见好一幕星垂平野阔。

  各种风景各种人,岂不比这座乏味的城好上千万倍。

  可惜,这座城是座樊笼,让人逃脱不得,终是不得自在。

  萧知南叹了口气,没来由有些惆怅。

  每个女子都会在少年时做一个五彩斑斓的梦,那里有五彩的云霞,有盖世的英雄,有一袭华美绚烂如天边红霞的嫁衣。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梦很快就会支离破碎,甚至是灰飞烟灭。

  马车忽然震动了一下,萧知南因为惯性的缘故向前稍稍一倾,打断了越飘越远的思绪。

  片刻后,马车外传来银烛的声音,“殿下,到了。”

  萧知南嗯了一声,裹上披风,走出马车。

  回到公主府,萧知南没有安歇的意思,而是去了一座佛堂,佛堂中供奉着一尊手捧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她除去披风,跪在观音像前的蒲团上,捻动手腕上的佛珠,闭目默诵佛经,异常虔诚。

  佛堂中灯火通明,映在观音像和女子的脸上,熠熠生辉,堂上观音,堂下女子如观音,两相辉映,美如画。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萧知南诵经完毕,重新恢复平静。

  虽然她不信佛,但她发现久诵佛经可使心绪安宁,所以每逢心乱之时,便来此间佛堂诵经,久而久之,倒是在宗室圈中得了个慕佛崇佛的评价。

  萧知南仍是跪在蒲团上没有起身,轻声喃语道:“虽说佛门清净,不讲姻缘之事,而我也非是诚心信徒,难以上感菩萨,只是今天还想要诉说一二,请菩萨静听。”

  女子声音愈来愈小,小不可闻。

  除了她自己和那位不知能否听到的菩萨,谁也不清楚她究竟说了些什么。

  萧知南今日之所以心绪不宁,之所以身心俱疲,不全是因为今晚的中秋宴,而是因为在中秋宴的间隙,她那位君临天下的父皇曾将她单独叫去,父女之间有过一番言谈。

  大齐第二位皇帝萧玄,亲口告诉他的唯一女儿,自己已经为她择了一位佳婿,是当朝次辅韩瑄的养子、剑宗首徒徐北游。

  萧玄给予了这个唯一的女儿极大的尊重,问她可有异议若无异议,在徐北游抵达帝都之后,便会颁下诏书昭告天下。

  虽说萧知南早就有所预料,也一直为此谋求,但真正听到此事定下时,仍是百感交集,甚至还有点惶恐不安。

  记得姑姑曾经对自己说过,当初先帝为她定下亲事时,她也是惶恐不安,婚前所见所知多半都靠不住,只有婚后才能见得这个人真性情,可这时候再知道枕边人的底细又能如何早已是覆水难收。

  萧知南知道她的后半生就要在这三言两语之间定下,当她点头之后,便再也没有反悔的余地。

  对于一位女子而言,天大的事情莫过于此。

  萧知南沉默了许久。

  那位大齐皇帝也很有耐心地等待了许久。

  偌大的殿中,悄无声息,只有一坐一站的父女两人,身影被灯火拖得老长。

  一声罄响,酉时四刻。

  萧知南点了点头。

  那年那蝉那把剑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