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三国(7)_[综武侠]我自倾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用没用,要看谁用。

  李澈观察天下时局已久,分析过每一个有可能的对手,假如袁术不是恰好蹭了个袁字,李澈压根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对付智商偏低又喜欢自作聪明的人,通常最好用的办法是“我预判你预判了我的预判”,但既然有传国玉玺这样的大杀器,就不需要费心费力去谋算了。

  李澈写了一封信,以孙策的口吻详细描述了一个十七岁丧父少年的心路历程,对刘表的痛恨,对昏庸新主张超的迷茫,还有一点期盼,最重要的是,信中说要拿传国玉玺换五千精兵,好去报仇雪恨。

  李澈写,孙策站在边上看,李澈写得很快,不多时写满了一张白绢,这是给袁绍的。

  第二张白绢是给袁术的,信中仍是借兵报仇,只是这一次通篇都是对刘表的愤恨,着重又强调了荆州对袁术的重要性,孙策帐下也有几员猛将,得他们为先锋去打荆州正合袁术心意,信的最后又透露传国玉玺已被刘表得去。

  虽然当初孙策是用刘表好友黄祖换的孙坚,但袁术怕是不会相信刘表如此重情。

  孙策反应极快,当即脱口道:“此为二桃杀三士之计!”

  李澈摇摇头,接着又写下一封信,却是给刘表的。

  刘表和孙策之间仇不戴天,即便明知自家父亲是被袁术利用,但刘表还是高挂孙策的仇人名单头名,他紧紧盯着李澈的笔,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烙印在心里。

  李澈果然也没让他失望,他不知内情,却可以信口胡编,仍旧以孙策的口吻写袁术向刘表借兵不成,便假称昔日军粮旧怨乃刘表怂恿,引孙坚来攻,好报复刘表,却令他父身死,孙策固然深恨刘表,却也不肯让父亲白白上当,信中带着一点少年人的愤恨和再明显不过的挑拨,反令这信看上去十分真实。

  孙策这倒是有些不解了,李澈也懒得向他解释,只道:“你拿回去,一月之后再寄一封信给袁绍,说袁术用五千精兵换了你的玉玺。”

  这话信息量太大,孙策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不由问道:“那玉玺究竟给谁?”

  李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孙策这才反应过来李澈先前为什么摇头,这根本就不是二桃杀三士,而是空手套白狼。

  袁绍,袁术,刘表,谁都得不到传国玉玺,却都深信对方得了玉玺。

  孙策拿回李澈的信,回到住处,思前想后,觉得此事需由一个胆识急智口才俱佳的人去办,袁术也就罢了,袁绍和刘表帐下谋臣不少,想要骗过他们不能光凭书信。

  孙策也不犹豫,想通关节,当即给好友周瑜写信,请他帮忙。

  周瑜出身庐江周氏,和孙策同年出生,同为世宦子弟,颇有些知己相交的意思,接到孙策的来信之后,周瑜立刻回信,不久就从庐江老家出发。

  周瑜时年十七,在江东有“美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