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九章 关于诺奖_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终结者》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在家里照顾老婆,其余时间都在赶稿子写剧本的郭大路,接到了老作家雷雨打过来的电话。

  “大路啊,你要是有时间的话,过几天陪我出一趟国吧,我的诺奖提名早就通过,这两天就要公布获奖名单,我应该会是这一届文学奖的得主,到时候你陪我一起去领奖吧。”

  虽热是全球瞩目的诺奖,但雷雨说起此事来,只是清清淡淡并不怎么在意,给郭大路打电话也并无显摆的意思,只是平平淡淡的在说一件事,就好像是说“今天下雨了”“天气挺不错”一样,随口而出,语气毫无起伏。

  如果别人见到雷雨这种反应,肯定会觉得老头有点假,但在郭大路看来,这才是一个文人应该有的心态。

  其实在诺贝尔奖的诸多奖项中,文学奖应该是含水量最大的一个奖项,因为文学这种东西是无法数据化的东西,而且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鲜明特点,一部东方优秀的著作,到了西方可能毫无亮点可言,不同国度的审美趣味截然不同,因此评定出世界级别的文学奖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而且文学奖这种东西,与政治的关联极为紧密,是政治的延续品之一,只有国力富强或者知名国家的作者,才有获奖的可能性,或者他的作品符合西方主流文化审美情趣,也有可能会获奖。

  因此在世界级的作者群体中,很多作者对诺贝尔文学奖都不以为然。

  这种单凭几个老头老太太的审美情趣而搞出来的奖项,在顶级的文学大师眼中,这种充满了政治色彩的奖项,算不得什么令人重视的事情,历史上发生过不少主动弃奖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西方国家设立的国际机构和奖项,都充满政治色彩,比如大赦国际、评级机构、媒体舆论、人权组织、世界银行、奥斯卡奖、诺贝尔奖、奥委会、国际足联、等等等等,这些国际机构全由西方人成立和把持,它们就是列强统治世界的工具。

  而且这些机构与奖项还各有各的功能。

  比如评级机构是用来剪羊毛的、媒体舆论是用来妖魔和孤立对手的、各类奖项是用来培养持不同政见者的,只要给敌对国的某人发一个大奖,他就成名人了,说话就有分量了,只要他站出来反对政府,就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这就是“颜色革命”。

  在西方眼里,华夏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学生,是捣乱份子,它怎么可能给你发奖呢?

  没错,近来西方确实是给中国颁发了些奖项,但那是迫不得已的,因为华夏近来在各方面的表现太出色了,西方如果再不给华夏人颁奖的话,将失去权威性和代表性,所以西方不得不物色一些华夏人出来领奖,以巩固西方的权威,但仅此而已。

  真正看清楚这件事情的本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