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0章 谁再言和,谁就是国之奸贼,天下共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然在史府之时与这个三婶子没有多么亲近。

  史鼎低声道:“你和湘云说话,我和子钰先去书房。”

  周氏陪着笑说道:“老爷去罢。”

  两人进入书房,重新落座,下人上了茶盅,转身离去。

  史鼎目光落在少年脸上,感慨道:“子钰此去江南,整饬盐务,平定寇虏,如今也算功德圆满了。

  这次回京以后,定然封侯,而且不是他这种三等侯。

  贾珩轻声道:“这一路的确前后奔波,幸在诸事料理停当。”

  史鼎点了点头,担忧问道:“子钰,最近京里议和之声甚嚣尘上,可否会影响到对虏国策。”

  身为封疆大吏,一省要员,自然对中枢的动向十分敏感,正如红楼原著所言,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贾珩如果倒台,史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贾珩道:“世伯勿忧,现在只是一些科道起议,况且从崇平元年以来,女真什么时候与我大汉议和?如今不过是彼等的豹变之计。”

  大汉对虏国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不容动摇的。

  史鼎默然片刻,说道:“只要此事天子立场坚定,余者倒也不足论,但如果上下皆持和议之论,子钰将来的对虏压力就大了。”

  力排众议这个东西既容易形成威望,也容易伤威信,尤其是如果事后证明错了,那么就成了倒行逆施。

  而一旦是朝臣的共识,那么就成了中枢的集体决策,决策失误的风险自然就大家共担,纵然决策失误,也是大家选择一起遗忘,然后往前看。

  同样对贾珩也是如此,如果最后战事失利,可能就要扔贾珩出来顶锅,天子也可能一蹶不振。

  原本吃败仗也就吃败仗,无非是坐冷板凳,但一旦把火烧的太旺,如果再打了败仗,结局就比较惨烈。

  这是史鼎的担心所在,现在的贾珩身上所系不仅一人之前途命运,还有其他几大家族。

  贾珩点了点头,道:“世伯放心,如今的大汉,不是全无一战之力。”

  京营经过多番锤炼,如果再加上一些军工利器,应该是可以抵挡住女真的。

  史鼎感慨了一句,说道:“兵家之事,胜负难知,还是太过凶险了。”

  另外一边儿,周氏也拉着湘云的胖乎乎的小手,笑着说道:“云丫头现在也快长成大姑娘了,再等一二年,婶子给你寻门好亲。”

  湘云白里透红的脸蛋儿红的像富士苹果,忙说道:“婶子,我不着急的,姐姐妹妹都还没有许人家。”

  周氏笑道:“也就在这二三年,等早些定下来。”

  而就在说话的空当,却听着外面传来史鼎的声音,说道:“你和孩子说什么呢。”

  周氏道:“这不是许久没见云丫头了,和她说说将来成亲的事儿。”

  史鼎皱了皱眉,道:“这事儿自由老太太操心,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如果不是子钰已经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