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三章 悯忠寺_穿越人世间的少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人鼓气疾奔,再次跟着火迹来到大庙,文昊停下,看那庙前匾额上“敕建悯忠寺”五个大字,心想自古忠义为人称赞,连敌人也莫能外。

  自从决定在天龙世界努力发展之后,这里相关的一切,文昊都重点了解过的,这悯忠寺更是在人世间去过现场缅怀。

  悯忠寺,后改名法源寺,就位于平京市XC区教子胡同南端的法源寺前街,那时,已经成为佛协、佛教图书馆的所在地。

  里面收藏了众多名贵的佛教艺术品与书籍,特别是大悲坛内陈列的大量佛经版本,数量多、版本珍贵。

  这悯忠寺原本是唐贞观十九年太宗为纪念跨海东征中死难的将士,在幽州城内建的一座寺庙。

  但寺庙还没有建成,太宗就去世了。后经高宗李治、武则天多次降诏,于武后通天元年最终建成,命名为“悯忠寺”。

  历经51年建成的悯忠寺规模宏大,寺内建有一座高阁,名为悯忠阁,有谚语“悯忠高阁,去天一握”来描述它的高大。

  后来安禄山和史思明更是分别在寺的东南和西南建了两座木塔,来彰显各自的作为。

  后来,唐武宗李炎继位后,全国范围开展兴道灭佛的运动,悯忠寺依仗太宗高宗开国建业,悯缅忠烈的初衷幸免。

  到辽代时,悯忠寺经天灾人祸多次毁灭,也经过多次整修,辽大安十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建,最终奠定了寺庙的基础。

  后来又几经重建,几经毁坏,直到明正统三年由司礼太监宋文毅等巨阉牵头出资重建了寺院。

  清顺治年间增建了戒坛,康熙年间重修了藏经阁。雍正年间大修后改名为“法源寺”,定为律宗寺庙,是专司传戒授法的皇家古刹。

  随后就绵延至现代。

  寺庙虽屡次建、毁,但终因忠义长存,得以存世。

  缅怀之后,按住思绪,五人随后再顺着焦线追去。

  待绕过庙旁,通向庙后,这时庙中钟磬、木鱼及诵经之声突起,正是庙中群生的晚课开始了。

  声音此起彼伏,蔚为壮观,让人自惭形秽,五人不愿被众僧见到,于是沿着墙脚悄悄而行,见焦线通过了一大片泥地,来到一座菜园之中。

  这时菜园静悄悄,好似无人,几人来到菜园的篱黎笆之处,就听得园中有人在大声叱骂,他立即停步,四女也随即停步。

  只听有人骂道:“你怎地如此不守规矩,出去这么长时间,害得老子担心了半天,生怕你从此不回来了。老子从昆仑山巅万里迢迢的将你带来,你太也不知好歹,不懂老子对待你一片苦心。这样下去,你还有什么出息,将来自毁前途,谁也不会来可怜你。”

  这人语音中虽甚恼怒,却颇有期望怜惜之意,似是父兄教诲顽劣的子弟。

  文昊悄悄掩到篱笆之旁,只见说话的人却是是个和尚,又肥又矮,宛若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