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 草原(二)_穿越人世间的少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老人的蒙古包,儿媳妇和孙子在家,分别叫嘎斯迈和巴雅尔,儿子巴图给队里放马去了,不在家。

  巴雅尔九岁,但很壮实,很有野性,他在爷爷同意后,接了文昊的糖果,甜甜的叫叔叔。

  老人养了六七条大狗,领头的叫巴勒,蒙语的意思是虎。

  巴勒是带有藏狗血统的杀狼狗,高大凶猛,身子虽然不如一般的大狼长,但身高和胸宽却超过了狼。

  它和虎斑它们相互不服,不过都很规矩,没有主人命令并不会打架。

  老人用手抓羊肉招待客人,文昊从马背上卸下米袋子送给老人作为感谢。

  吃饭间,两人说起黄羊,老人说道,

  “早几年的时候,草原上时不时地就能见到上万只的特大黄羊群,部队曾经用军车和机枪到草原猎杀,结果把境内的黄羊都赶到境外去了。”

  老人深爱着草原,对草原上的一切都深深眷恋并了如指掌,他对于草原、狼、羊和人关系的认知,不同于一般人。

  可能是得益于长久的游牧文化熏陶,他清醒地认识到:食肉的蒙古狼,正是蒙古草原和蒙古人得以长久生存的关键所在。

  狼虽然也捕食牛羊,但更多时候是以野生食草动物为食,抓鼠捕兔吃黄羊,极大的保护了蒙古草原,也就使蒙古人有了生存的根本基础。

  老人讲,狼还是草原上优秀的清洁工!

  尤其是在爆发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草原狼把死去的牛羊马、旱獭黄羊、野兔野鼠、甚至人的尸体统统处理干净,用狼嘴、狼胃和狼肠将所有的养分吸收,最后只剩下一点毛发牙齿留给了草原,没有给细菌留下一点点滋生的环境。

  万年历史的草原能一直如此纯净,草原狼功勋卓著。

  所以,他对蒙古狼的态度是:打,但不能打绝。

  文昊认同老人观点,引申讲了生物链和生物防治,讲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也讲了草原承载力的问题,老人极为感动,引为自己。

  “没想到,汉人里面也有你这样懂得草原的,真不简单!”

  “队里的负责人包顺贵就太差了,虽然是蒙古人,不懂草原,天天杀狼,还抓天鹅,铲掉稀有的白芍药种地……”

  老人接着开始不断唠叨那个包干部的不是。

  “老人家,那样的做法是不会长久的,自然规律人人要遵守,局面应该很快就会改变……”

  “那就是长生天降福了……”

  文昊给又老人说了青贮饲料的制法,说了这种技术对定居饲养,尤其冬季缺草时的巨大作用。

  “有了这样技术,就能把夏秋季节多余的牧草有效储存起来,以丰补饥,可以有效的保有牛羊数量。”

  “牛羊群数量增加,就可以在大城建厂,取肉制皮纺毛,就连骨头都可以在处理后做成饲料添加,利用率就大大提高,能养活更多的人……”

  老人就盼

  请收藏:https://m.lewen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